中国建材报:盛开在天山脚下的民族团结之花
媒体聚焦| 2009-07-31

  一个拥有汉、维吾尔、蒙古、哈萨克、回、满、乌孜别克、锡伯、塔吉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苗、白、东乡、畲等16个民族,在全国建材企业中民族成分最多的企业之一;一个职工人数达1.4万,其中少数民族职工占17.1%的企业;一个有46个分(子)公司遍布在天山南北12个地州市,水泥年产能达到1500万吨的企业;50年来,各民族职工平等和谐,亲如一家,其乐融融,共谋发展,造就了西北地区最大水泥企业。这家企业就是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情系团结 代代相传

  2009年5月,是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十七个民族团结教育月。50年来,3代天山水泥股份公司的职工都知道,每年的5月都是民族团结教育月。岁月如梭,天山水泥股份及其前身新疆水泥厂的企业领导和职工更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民族团结教育月的活动却每年坚持,雷打不动,与民族团结主题相关的长效工作机制年年都有新的补充和创新。

  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来进行促进民族团结的教育,其经年累月收获的结果,就是让民族团结的意识像春入耕土的种子一样,细雨润物,春风化雨,年年开花,岁岁结果。

  天山股份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工作有3项:一是反复讲述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意义,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企业”为教育活动的主题,以“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教育为核心,以“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教育为着力点,使企业始终充满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浓厚氛围。

  二是把加强民族团结与“爱企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各族员工关心企业发展,爱岗敬业,积极投身发展公司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体现在关心各民族职工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上。

  三是大力表彰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宣传民族团结先进经验与先进事迹,抓月促年,夯实基础。走进天山股份,人们常年都可以听到或看到与民族团结主题相关的座谈会、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图片展和黑板报等。

  天山股份的员工当然更忘不了每年5月都要举行的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在有众多各民族员工参加的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灭火器接力、滚雪球、集体运水等趣味比赛项目中,各民族员工手与手相牵,笑与笑相传,心与心相悦,情与情相连。

  所有的参与者都知道,这样的场合不仅能溶解所有的陌生与隔膜,而且还能刷新企业民族团结的“内存”,催生出新的情谊与激情。

    亲如一家 和睦相处

   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在天山股份,各民族员工和睦相处的事儿,那真是说也说不完。

  天山股份的矿山公司刚成立时,近百名职工中,就有七八名信仰伊斯兰教的同志。为此,公司专门聘请厨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办起清真食堂。

  天山股份的少数民族职工十分进取,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赢得了汉族职工的敬重,彼此的共同进步成为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吐拉洪是一名水泥磨的普通职工。10多年来,他以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了操作技能、语言沟通、文字书写等方面的困难,渐渐成长为一位技术娴熟过硬、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强的带班组长。

  人们看到他从过去对泵一点都不懂到现在成为修泵高手,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设备进行巡检,争取对每台设备的状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长期的勤奋工作,使吐拉洪落下了腰伤。他在去年水泥窑的检修过程中,为了完成抢修任务,忍住腰痛,弯着腰与大家一起进出窑体搬砖,让现场的人感动不已。

  康巴尔汗是一位负责收尘的维吾尔女工,工作10多年来,没有请过一天假,人们每天都可以从收尘器、增湿塔、绞刀旁看到她认真巡检的身影。小组里有一个很锈很脏的柜子,一直无人过问,康巴尔汗从车间找来油漆,默默地刷好供大家使用。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记录下自己干的这个工作,她说为了集体,这是我应该干的。

  “到肉孜汗大姐家吃抓饭去。”是中控车间汉族小伙子们经常相互招呼的一句话。50来岁的肉孜汗是天山股份公司也是中国水泥行业中唯一的一名维吾尔族女性窑头看火工。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优异的看火技术让人钦佩,她对各民族年轻职工的“传帮带”和关心更让很多后辈把她当作自己的大姐。

  在米东公司,100多名从甘肃招来的新工人大都由有经验的维吾尔老工人来“带徒弟”。这些老师傅教人、教心、教技术,人们可以经常看到这些维吾尔老师傅把外省来的年轻小伙子带回家吃住,他们在用“双语”的交流中加深了感情。

  可以说,在天山股份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职工无私地奉献出了他们的汗水与智慧。
 
    相互关心 共谋发展

  天山股份一分厂烧成车间共有员工108人,其中维吾尔、蒙古、回、满、哈萨克族职工占了30%。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从全疆各地走进了一个大家庭。车间领导不仅重视工作中对少数民族职工的培养和教育,而且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员工家中有病人、有困难或有婚丧嫁娶之事,车间领导都要前去探望或参加。原料车间的各民族员工也都十分尊重相互的生活习惯,每逢肉孜节、库尔班节、春节,各民族员工总是相互结伴挨家挨户进行拜访问候,每逢少数民族员工家中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出车出人帮忙,车间领导都会予以周到安排。

  他们坚持的就是天山股份人人皆知的“十必访”制度,即少数民族职工遇到节日、假日、有病、有困难、思想有波动、红白喜事等各种情况时,所在单位领导要到访,以此制度保证彼此的紧密联系。

  各民族职工,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献上爱心、伸出援手。今年,维吾尔族员工艾克拜的儿子被诊断患有脑瘤,昂贵的医药费使他愁眉不展。细心的公司工会主席发现后,立即动员爱心捐款。维吾尔族员工阿依木汗的爱人突然患上血癌,公司工会与车间工会组织员工自发捐款。这些捐助帮助艾克拜和阿依木汗缓解了一些眼前的困难。

  天山股份还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优秀员工的培养和使用,在天山股份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的管理决策层中,都配有少数民族领导,天山股份上市11年来,职工监事更换了4届,每一届中都有维吾尔、回等少数民族职工代表。

  多年来,天山股份不仅为新疆建材行业及各条战线输送了一批宝贵的人才,而且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水泥行业技术人才,如今他们都是天山股份的中坚和骨干。

  企业还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职工爱岗敬业的行为,40多岁的吾甫尔是一名负责篦冷机的职工,他常常主动关注设备的配件,一旦发现缺少什么,都会主动增添,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转。为了鼓励他关心企业的行为,车间给他发了500元的奖金。米东公司的木汗是一位哈萨克族的小伙子,刚来企业时,他只是一名临时工,但是他踏实肯干、关心企业的表现令企业的管理层非常欣赏。如今,他已从一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公司负责门卫的保卫班长。

  大批的少数民族年轻职工正在天山股份这片民族团结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就像风雨过后的彩虹一样,如今,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民族团结就像盛开在天山脚下的“雪莲花”,绚丽多彩,丰满娇艳。

  来源:中国建材报(2009-07-31)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