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并购升温源自三大诱因发力 (二)
伴随着需求的上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矿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矿业巨头收益颇丰,为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提供了先决条件。一方面矿业公司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另一方面竞争压力也迫使他们要在对手抢占关键资源之前先发制人,从而掌握充足的资源储备,于是在世界矿业巨头间仿佛爆发了一场“军备竞赛”。企业谋求生产多元化、资源优化组合。如果能打造囊括各种矿产资源资产在内的巨头,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上风。矿业三大巨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意图垄断更多的资源品种,成为多元化经营的领头羊;同时使各并购方资源优化组合,达到最大效益。
据花旗预测,必和必拓若能和力拓成功合并,合并后的矿业“巨无霸”铁矿石、铝、铜出口将分别占到全球出口市场的36%、17%和13%,并在煤炭、锌、钻石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其规模将比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高出数倍,可以达到在更大程度上控制全球资源性产品的目的。通过控制这些产品的市场份额,可以操纵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甚至有可能对引发全球通货膨胀起到推动作用。近几个月来,淡水河谷称一直与瑞士斯特拉塔公司保持对话。如果淡水河谷将斯特拉塔成功收购,会为其业务提供更广泛的地缘分布,进一步巩固其在锌和铜金属市场的地位,并取得在澳大利亚东部的煤矿和铜矿。更重要的是,淡水河谷还可因此取得镍金属市场主导地位。
力拓在多元化生产方面也进步很快。2007年力拓产量报告显示,其铁矿石、氧化铝、铝、铝土矿、精制金与精铜等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并表示2009年有望继续增长。增强国际议价能力。市场供需结构和行业集中度情况决定议价强弱。各矿业巨头间的并购使其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垄断企业必然会利用垄断地位操纵产品价格,从而获得高额利润。三大矿业巨头占据国际矿产市场,具有强悍的话语权,在矿产品价格谈判中动作频频,促使矿产品价格一涨再涨。